今天是:
微信公众号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微信公众号

你帮我来我帮你 共把竹片变“钢板”

  “在木材加工行业,每家企业都有各自拿得出手的技术,只有通过‘走出去’再‘拿进来’,在工艺技术上互帮互助,才能实现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而工会组织的‘劳模工匠助企行’专项行动就是一个为企业牵线搭桥,推动行业共同进步的有力举措。”作为该专项行动的参与者和受益者,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韶关工匠”、韶关市始兴县华洲木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洲木业”)总工程师林卫东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自2023年底“劳模工匠助企行”专项行动启动以来,韶关市总工会第一时间组建了劳模工匠技术服务队,并建立技术服务项目清单。通过清单,林卫东很快找到了当前企业最急需的技术服务项目。随后,在工会的联系对接下,“韶关工匠”,鸿伟木业(仁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伟木业”)生产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向建平走进华洲木业提供技术帮扶指导,成功助其解决困扰已久的工艺技术难题。不久后,深耕人造板技术研发多年的林卫东也来到鸿伟木业,将自身积累的技术经验分享给向建平团队。

  在这一来一往的“劳模工匠助企行”活动中,向建平与林卫东不仅交流了工艺,解决了各自的生产难题,帮助企业实现降本增效,同时也为推动竹木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劳模工匠的示范带动作用。

  倾囊相授解决竹板工艺难题

  竹子抗拉强度高、弯曲性能良好、韧性极强,同时具有很好的环保特性,在建筑、日用品、板材加工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潜力,被誉为“植物钢铁”。作为广东最大的毛竹生产基地和竹子主产区,近年来,韶关利用资源优势,通过以竹代塑、以竹代钢、以竹代木等全力推动毛竹产业发展。

  “2021年,我们开始研发一款用竹子作为原料的新品板材——竹馨板。”林卫东介绍,竹子具有很好的防潮性,兼具很好的抗变形能力和强度,主要用在潮湿状态下使用的防潮柜、浴室柜及衣柜的门板上,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当时公司生产处于起步阶段,在加工过程中存在许多技术瓶颈,比如,竹子原材料腐坏、出料过程中堵料(搭桥)、竹板发霉等问题,严重制约产量和品质。”

  彼时,同样位于韶关的鸿伟木业,在竹刨花板的生产上已经进行了多年的技术工艺探索和革新,具备成熟的生产线。“我们在2018年开始设计年产20万立方米的全竹刨花板生产线,其间克服了竹板防潮、防霉、抗变形等重重技术挑战,直到2022年顺利投产。这条生产线也填补了国内竹刨花板行业的多项技术空白。”向建平介绍。

  2024年3月,了解到华洲木业在竹板生产工艺方面存在困境,工会主动牵线搭桥,邀请向建平走进华洲木业,现场提供技术帮扶指导。“竹子原材料应该做一批收一批,不能一次性收太多,防止原料放久了腐坏发臭。在做竹板时,应该把竹片打碎一些,尽量控制低料位运行,防止产生搭桥问题。每生产一立方米的竹板可以加入0.6—0.7公斤的防霉剂,可以很好地防止霉变……”当天,向建平与林卫东团队就竹板生产工艺的多个环节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将自身成熟的竹板生产经验倾囊相授,最终帮助华洲木业解决了竹馨板生产的多项工艺难点。

  “以上问题的解决,不仅使生产成本大幅下降、流程更加顺畅,且最终产品的品质也得到了很大提升。”林卫东透露,以往生产1立方米竹馨板需要消耗1.5吨竹子和35公斤MDI胶。工艺问题解决后,生产1立方米只需要1.35吨竹子和30公斤MDI胶,每立方板的成本减少了200元左右。“按照目前每月生产2000立方米的竹馨板来计算,每年至少可以节约生产成本近500万元。”

  你来我往共享企业创新成果

  记者了解到,相较于鸿伟木业,华洲木业的强项在于生产无醛板、提升板材的防潮性能和抗变形能力。因此,同年5月,同样作为劳模工匠技术服务队成员的林卫东来到鸿伟木业,为向建平团队带来了宝贵经验。

  “要保证板材抗变形能力稳定,就要控制板材的形态,并保持细小刨花的均匀性;而要提升板材的抗潮湿能力,则需要提升板材的力学性能……”交流中,针对向建平团队提出的疑问,林卫东都根据自身实践经验一一作了解答。

  “受到他的点拨和启发,我们团队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技术要点,并在此后的生产中进行实践,很顺利地解决了板材变形量和防潮性能的问题,大大节约了前期探索的时间成本,提升了经济效益。”向建平说。

  此外,作为各自企业的技术领头人,林卫东和向建平还常常到省内外的同行企业交流。“在这个行业里,大家都有各自重点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客户,在工艺技术上也各有优势和强项。”在向建平看来,大家“打开门”来沟通交流,并不会造成同行业竞争,反倒能够一同进步,共享创新成果,共同带动整个竹木加工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